相信大家都查过视力,明明是一样的视力,有的检查显示1.0,有的显示5.0,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到底哪一种是标准的写法?
视力记录方法
视力记录的方法有多种,目前常用的有两种:
1.小数记录法:是采用 “国际标准视力表” 检查所得到的视力,数值在0.1-1.5之间,1.0即为正常标准视力值;
2.五分记录法:是采用 “标准对数视力表” 检查所得到的视力,数值在4.0-5.3之间,5.0即为正常标准视力值。
两者存在对应关系如下:

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,1.0和5.0代表的是一样的视力,只是表示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但像校园筛查、高考体检、军检等都是采用五分记录法,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现在我国的视力表国家标准是标准对数视力表,就是用五分记录法记录的。说到五分记录法,就绕不开《标准对数视力表》,为了更好地了解五分记录法,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视力表的曲折发展道路吧。
视力表的发展道路
Snellen视力表
Green视力表
国际视力表
标准对数视力表
第一版标准对数远视力表和近视力表于1990年5月1日全国实施;2012年5月1日,全国实施第二版标准对数视力表,我院院长王勤美教授是第一版标准的主要起草人,也领衔了第二版标准的修订。

《标准对数远视力表》GB11533-2011
标准对数视力表的特点:视标大小按几何级数增减,增率为:

视标从小到大,每行增1.2589倍;视力记录按算术级数增减,采用五分记录法。
五分记录法的优势
虽然现在许多医院采用小数记录法,但五分记录法作为全国强制性标准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:
1.将视力和视觉功能用数值表达;
2.妥善解决了分数制和小数制缺陷,可以直接便捷精确统计;
3.方便变距应用,扩大了视力表使用范围及灵活性;
4.超常视力测定:远近视力表衔接使用,或远距离使用近视力表;
5.低下视力测定:逐步走近、一步走近;
6.鉴别伪盲;
7.视力好的数值大,视力差的数值小,0为最差,符合大家的认知规律。
五分记录法的推广
我院正式采用五分记录法
五分记录法值得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知晓并推广使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