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岁的欣欣(化名)是个文静、可爱的女孩,不幸的是在她出生仅2个月时就被诊断为“双眼先天性白内障”并做了白内障手术,原以为等到4岁时二期植入工晶体后就可以和同龄孩子一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。

然而,在3岁时一次常规术后复查时发现欣欣双眼眼压升高,可疑双眼青光眼。欣欣爸爸心急如焚,带着她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,辗转了北京、杭州等国内各大眼科医院,直到经推荐找到了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副院长潘伟华主任医师。
潘院长经过一番详细检查之后,判断欣欣得的正是“双眼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”。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,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通常选择手术治疗,且越早越好!
闭角型青光眼是如何引起的?
人的眼睛内其实是一个液态环境,内部有个水循环即“房水循环”。
眼球内有一种器官称为“睫状体”,会不停的产生一种透明液体即“房水”,为眼睛的其他组织提供营养物质,再由眼球出水口不停地排出,即“前房角”(上图上方箭头处)。
如果“前房角”变小、变窄或关闭,使房水在排出进入血液循环时受到阻碍(通俗地说就是眼球内部的出水口堵塞),将会导致眼球内部压力增高,压迫眼球内的视神经,最终导致失明。
闭角型青光眼如何治疗?
1、传统小梁切除手术(小梁即出水口的滤网):相当于在眼球上做造瘘口,增加房水排出降低眼压。
2、房角分离术:是一种微创、更顺应生理通道而为的手术方法,为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手术方式,创伤小,恢复快,大部分患者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。
欣欣入院后潘院长为她实施了“双眼内窥镜下房角分离手术”,术后眼压控制良好,但半年后当欣欣再次来到潘院长门诊复查,发现术后右眼眼压升高,经用一系列降眼压药物仍无法控制。
潘院长指出:尽管房角分离手术把粘连的组织拉开了,但流出通道上布满了大量的色素而造成眼压的再次升高,术后需要药物辅助治疗及再次、多次手术治疗。并且粘连的组织再次手术难度也会大大增加,对患儿及家属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,而目前国内为之少数的KDB刀小梁网切除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,给青光眼患者带来了福音。
KDB刀小梁网切除术有哪些优势?
1、安全移除小梁网(即出水口滤网),不易造成周边组织损伤。
2、适应生理通道的刀锋设计。
3、较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,恢复快。
4、保持房水的正常流出途径。
5、可与白内障手术联合。
欣欣双眼为内斜视,手术情况比想象中更加艰难,眼位及操作角度更是困难重重,但潘院长通过自身的娴熟技术结合与患者的耐心沟通,终于“一刀”完整切除3个钟点的小梁网。
术后当天晚上欣欣眼压由术前使用降眼压药后18mmHg变为无需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后15.3mmHg,术后反应也较轻。手术效果理想,家属非常满意,目前欣欣还在随访观察中,眼压控制佳。
KDB刀小梁网切除术相比其他类型小梁切除手术,可以更加彻底的清除小梁网,且不易损伤周围组织,显著降低眼压。因手术难度较高,目前国内只有为之少数的大医院开展。我院是目前少数积累了大量青光眼微创手术经验的专科医院,处于国内的先列。

⬇ ⬇ ⬇